穿過舊式膠門簾,店內站著一位穿圍裙的婦人,她身旁有一個有點生鏽、用以量度過百磅膠袋的秤,滲透著歲月的痕跡。
Mable幫老闆打理志利膠袋已十年多,雖早已步入退休年齡,店裡所有粗活,包括入貨、收銀、包裝,以至每天爬上爬落掛招牌等,都由她一手包辦。刻苦的工作令Mable十隻手指都變得有點彎曲,但她卻一臉輕鬆的說:「覺得吃力咪當做健身囉!」
六十年代中,志利膠袋設廠新蒲崗,七十年代搬到觀塘鴻圖道,那時是「香港製造」的高峰期,很多本地廠商會特別訂造印有品牌商標、名稱和聯絡電話等資料的手提膠袋,以作宣傳。及後生意愈趨興旺,老闆遂於八十年代末在偉業街開設膠袋批發店。九十年代工廠北移,訂造膠袋生意萎縮,成本較低的白色背心袋取而代之被廣泛使用。近年政府實施膠袋徵費,看似對業界打擊嚴重,不過靈活變通的商家懂得轉用不需徵費的黏貼膠袋,加上市場流行的綑綁銷售模式需要用上大量膠袋包裝貨品,故此膠袋行業仍長做長有。
今天國產貨品充斥本港市場,不過這些貨品的包裝膠袋很多時都有骯髒發黑和破爛等問題,若遇上出貨時間緊逼,人們唯有趕忙到來購買大量膠袋應急,因此一些熱門款式,店內甚至存有幾萬個現貨。「我老闆形容呢度係消防局!」Mable笑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