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塘南今昔 /

觀塘南工業區的發展

觀塘南工業區的發展       梁炳華博士

觀塘新填的工業用地於1956年以每方呎底價5元公開拍賣,由九千方呎至幾萬方呎不等。而設廠規定只能發展無烟工業,避免濃煙影響啟德機場的飛機升降。

初期由於觀塘的交通、水電供應不足,政府設廠要求較苛,故此很多廠家望而卻步。稍後,區內交通、水電供應等情況有所改善,政府亦放寬設廠的要求,故此觀塘的工業發展日漸蓬勃起來。最早開始生產的工廠有協成暖水瓶廠、電威電器廠、南洋紗廠、怡生紗廠等。早年觀塘工廠的生產以織布、紡紗為主,其次為五金、塑膠。

至1958年,已有10家較大規模的工廠在此建立。3年後,增至70家。觀塘區的人口亦由最初的數千人增至5萬人。

50至60年代,香港工業以紡織業為主導,製成的紡織品銷往歐、美及東南亞等地。隨後製衣業也被帶動起來。1970年,香港工業出口總值佔總出口的81%,顯示香港已從轉口港變為工業化城市,實現了香港經濟的轉型。

至1979年,觀塘人口超過25萬,共有2700家工廠,僱員達到11萬6千人,其中以成衣業人數最多,達4萬3千人,佔觀塘工業人口三分之一。其次為電子業,有2萬2千人,紡織業1萬6千人,塑膠業1萬人及五金製品6千人。

由於企業家於地價低廉時購入土地,故可投資較大型的廠房,有利發展重型工業。及至70年代,香港經濟起飛,地價急漲,重型工業發展較難,故此政府修訂土地政策,又成立香港工業屋村,務令重型工業得以持續發展。當中以造船業為表表者。油塘灣曾出現了多家頗有規模的造船廠,如中華、宏德、財利等,為本港、內地以致亞洲各國建造各類中、小型船隻,如小輪、滅火輪、水警輪甚至鑽油台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