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塘人。觀塘事/

觀塘碼頭的夕陽歲月

— 富裕小輪票務員專訪

受訪者:王鈺先生(富裕小輪票務員)
工作年份:1999年至今

沒有天星碼頭的特色裝潢,沒有香港仔避風塘的漁村風味,更鮮有觀光遊客到訪,觀塘碼頭的樸素面貌,卻與附近工廠區出奇地配合。

王鈺先生自小居於觀塘,曾在區內的成衣工廠當工人。他還記得七、八十年代碼頭附近相當興旺︰漁夫們把艇仔停靠岸邊售賣海鮮,碼頭亦有流動檔口擺賣新鮮漁獲,叫賣聲此起彼落,熱鬧非常。那時候碼頭停泊的都是油蔴地小輪的雙層渡輪。

九十年代製衣業式微,為了養老,王先生毅然轉行到觀塘碼頭任職票務員,那時候東區的過海鐵路和行車隧道已通車接近十年,觀塘渡輪乘客數量不斷下跌,富裕小輪遂於1999年接辦這條航線,隔壁的汽車渡輪亦結束了服務,現時只剩下危險品車輛渡輪服務繼續由油麻地小輪營運。

任職票務員十多年,王先生見證了渡海小輪和觀塘碼頭附近的變遷。雖然商貿化後的觀塘為碼頭帶來了新一批乘客,但熱鬧情況始終不如以往,當年車水馬龍的光景已不復見,如今只剩下一個冷清的巴士站;碼頭另一隅,鐵絲網後是個私人租用的碼頭,人跡罕至,為這狹小的空間增添幾分落寞。由於乘客少,王先生笑言票務的工作量低,下午人流不多時便聊聊天,聽聽收音機,轉眼就到黃昏。

「年年都有人投海…就喺呢度跳…當佢游水咁樣囉…」原來觀塘碼頭一直都是自殺熱點,王先生憶述這些奇事時卻沒有一絲驚訝,只是一臉淡然地望著旁邊的海港,彷彿見慣風浪,處變不驚。

除了過海鐵路和行車隧道外,渡海小輪是往來北角與觀塘的另一個選擇。
除了過海鐵路和行車隧道外,渡海小輪是往來北角與觀塘的另一個選擇。
商貿化後的觀塘為碼頭帶來了新一批乘客,當中白領為數不少。
商貿化後的觀塘為碼頭帶來了新一批乘客,當中白領為數不少。
非繁忙時間渡輪的乘客量很少,很多時偌大的船艙只坐著一兩個人。
非繁忙時間渡輪的乘客量很少,很多時偌大的船艙只坐著一兩個人。
由於使用率不高,碼頭另一隅已出租作私人碼頭,四周圍著鐵絲網,令這狹小的空間增添幾分落寞。
由於使用率不高,碼頭另一隅已出租作私人碼頭,四周圍著鐵絲網,令這狹小的空間增添幾分落寞。
巴士的乘客不多,巴士站就更顯得冷冷清清。
巴士的乘客不多,巴士站就更顯得冷冷清清。
七、八十年代的碼頭相當興旺,除了有流動小販在此擺賣外,漁夫更會把艇仔停靠岸邊售賣海鮮。這些情景現時已不復見。
七、八十年代的碼頭相當興旺,除了有流動小販在此擺賣外,漁夫更會把艇仔停靠岸邊售賣海鮮。這些情景現時已不復見。
除了載客渡輪外,現時仍使用觀塘碼頭的,還有盛載危險品的車輛渡輪。
除了載客渡輪外,現時仍使用觀塘碼頭的,還有盛載危險品的車輛渡輪。
可升降的木吊橋曾是八十年代拍攝音樂MV的熱門場景。
可升降的木吊橋曾是八十年代拍攝音樂MV的熱門場景。